时间:2016-10-14 来源:陕西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syx
???????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陕西省法学会按照省委政法委《陕西省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九项工作机制》的部署,紧扣“导入、办理、退出”三个环节,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利用“第三方”中间优势地位,充分发挥法学法律人才优势,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实践,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实现从过分依赖行政手段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向依法按程序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转变,促进全省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走上依法解决的良性轨道。
??????? 陕西省法学会于今年6月积极与省政府群众来访联合接待大厅对接,设立了访前法律疏导咨询中心,安排团体会员单位的律师会员每天不少于3名,轮流进驻信访联合接待大厅,以第三方身份,通过“疏导咨询”的方式,以“坐诊”“约诊”“网诊”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参与信访案件调解化解,为政府职能部门解决信访问题提供法律帮助。
??????? 8月1日至8月30日,共接待来访人法律咨询件数193件,664人次;集体访11批次,(其中最多一次约300人),共约440人次;个访182件,共227人次;为来访群众出具法律意见书82份。在接访中涉及:涉法涉诉93件,法律咨询22件,劳动纠纷6件,刑事附带民事9件,举报咨询1件,国家赔偿1件,养老金纠纷2件,刑事案件6件,治安案件1件,档案丢失1件,民事纠纷23件,社会救济1件,土地征收1件,投资纠纷1件。仅8月9日一天接受咨询9起,群体访1起,来访群众多达百余人,3名群众代表情绪激动、吵闹着要见省长,大批涉案群众在门口聚集,矛盾一触即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律师们沉着应对,认真审查群众代表繁杂的信访资料,并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分析、讲解疏导,从立案的管辖、诉讼程序的提起以及证据的收集等多个方面给予来访群众法律帮助,群众代表终于放弃长达十一年的信访,决定采取诉讼方式解决多年的纠纷,巧妙的化解了这起复杂的群体访案件。8月23日上午,一位耄耋老人,因其在文革前及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被三次判刑18年,并没收财产,文革后已经平反但财产未予返还。数十年来一直在向省、市、及区相关部门反映问题,2011年西安市信访局已经向其救助35万元终结案件,老人同意息访罢诉。但现在又认为35万元是对其生活困难的补助,而不是对其错误羁押18年和没收财产的赔偿。因反映的问题年代久远、情况复杂,法律疏导咨询中心的律师们耐心倾听,仔细予以分析解答,老人明白了道理,表示息诉罢访,离开了接待大厅。
??????? 以法治思维、创新手段为引领,以涉法涉诉源头治理为基础,以诉访分离为主线,以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机制为重点,以依法按程序办理为核心,以依法终结和健全司法救助制度为保障,按“源头控制、自我纠错、真情化解”使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压增量,减存量。通过近一个月探索实践,按照“改革信访制度、建设法治信访”的工作主导思想,逐步推动信访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使信访当事人由片面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偏袒,无序表达利益诉求、缠访、闹访,逐渐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实现由“信访不信法”到“弃访转法”的转变,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机统一,助推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