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11 来源:南通市法学会 责任编辑:att2014
自4月份以来,南通市港闸区法学会始终将青少年犯、社区服务刑人员等特殊人群作为全区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重点普法对象,不断创新普法载体,探索普法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集中学习。每个星期三由青年普法志愿者组织全区青少年犯、社区服务刑人员等特殊人群集中学习法律知识,每个月举办一次法律知识竞赛,评选学法之星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全区开展“告别过去,走向新生”励志读书月活动,向青少年犯、社区服刑人员等每人赠送5本法律书籍,要求结合自身写出感受并定期组织交流;印发“三字经”卡片,人手一卡,内容涵盖了青少年犯、社区服刑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二是创新教育活动。分别以道德文化教育、认罪伏法教育、公民意识教育、自我价值与道德修养、崇尚科学与反对邪教为主题,在全区青少年犯、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巡回授课活动。组织观看法制警示电影,召开“学法零距离”之检察官(警官)训诫大会,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佳节倍崇法,感恩争‘自新’”的集中警示教育活动。
三是参与法治实践。区法学会联合区司法局、南通市交巡警三大队,定期组织部分青少年犯、社区服刑人员到相应的交警执勤路口,担当交通秩序疏导员,进行公共交通秩序现场维护活动,大队民警定期对青少年犯、社区服刑人员等交通志愿者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同时,区法学会在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时,也吸纳一些青少年犯、社区服刑人员等作为宣传活动协助人员,在进行公益劳动的同时,也作为活动宣传教育对象接受了法制教育。(江苏南通港闸区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