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4-13 来源:江苏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att2014
4月11日,江苏省盐城市召开了全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期总结表彰会议
4月11日,江苏省盐城市召开了全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期总结表彰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全市三年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阶段性成效和成功做法,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表彰了一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根据澳门百利宫:、共青团中央和江苏省法学会、江苏团省委、江苏省关工委的通知精神,盐城市法学会联合市法宣办、团市委、市关工委,自2013年7月起,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五年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三年来,青年普法志愿者们通过开设法治讲座、解答法律咨询、组织巡回庭审、播放法治电影、进行法治文艺演出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向广大农村干群、企业职工、青少年、机关干部、部队官兵等计54.3万余人宣传了相关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百余起,收集并向地方党委、政府反馈重要社情民意550余条,帮助2270名留守少儿克服各种困难、健康成长。活动得到了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该项活动与从2011年以来开展的市“双百”法治宣讲活动,成为推进全民普法的两张名片。
盐城市开展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有五个特点。一是健全组织、制定计划。市和各县(市、区)均建立了由活动联合主办部门与各参与部门分管负责人参加的组委会,明确了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结合全市实际情况,每年初科学制定年度活动方案。二是建立队伍、编发教材。在全市征募近700名青年普法志愿者成立服务团,市直和各县(市、区)设立分团。为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各分团先后召开了青年普法志愿者服务团分团成立暨出征大会。在建立队伍的同时,针对公职人员、青少年学生、教师队伍、医务工作者、农村干群等十类重点宣传教育对象,在全市征集法治宣传教育讲稿并从中筛选出一批优秀讲稿刊印4000余册分发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学法律工作者作为宣传辅导教材。三是示范引领、上下联动。组织市直普法志愿者将法治讲座开设到军营,将公开庭审开设进高校,将法治文艺送到监狱,并与县(市、区)普法志愿者联合举办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服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四是突出重点、注意实效。坚持把广大基层干群、青少年作为宣传的重点对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运用多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宣传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五是适时指导、督查推动。市活动组委会派员深入到县(市、区)帮助指导活动开展,运用媒体、通报、简报等形式及时宣传各地开展活动的成功做法,适时召开活动推进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