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6 来源:山东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att2014
2016年潍坊市法学会工作的总体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根据中央和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级法学会的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市政法工作大局, 做好参谋助手,着力在组织建设、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服务基层、人才培养和会员队伍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法学会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市法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着力加强法学会组织体系建设
1、大力推动县级法学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政委《关于转发的通知》(中政委〔2015〕23号)和省委政法委(鲁政法〔2015〕13号)文件精神,按照澳门百利宫:和省委政法委相关要求,督导未成立法学会的县市区年内全部组建,指导已成立的县级法学会有效开展工作。探索县级法学会制度建设,继续把县级法学会建设情况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抓好县级法学会工作情况的考核评估。
2、加强专业研究会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专业研究会年度工作报告和年会例会工作制度。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建设学习型、协同型、智库型研究会,依法合规地开展法学研究活动,形成集聚人才、多出成果的良好局面。年内推动成立金融法学研究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等专业研究会。抓好研究会工作班子建设,促进研究会工作上水平。
3、完善法学法律人才库。注重发现培养法律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育高素质的法学法律人才,纳入到法学法律人才库当中,为法学研究、司法援助、普法讲座等提供法律人才保障。做好省法学会法学法律人才库人才推荐工作。
4、推动建立法学会党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澳门百利宫:郑州会议要求,推动在市县法学会成立党组,加强对法学会工作的领导,确保正确的研究方向。
二、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开展法学研究
5、参与地方立法咨询。加强与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沟通协商,发挥“第三方”优势,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地方立法和地方政府规章的草拟和论证工作,为地方立法和制度建设提供意见建议。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解读法规、规章,配合开展立法实施情况后评估工作。
6、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积极申报省法学会和澳门百利宫:课题立项,推动省级以上法学课题研究工作上水平。围绕我市“十三五”规划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密切关注法治实践中亟需破解的难题,确定一批应用型研究课题,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整体统筹,推进研究部门和实务部门联合,发挥资源优势互补,切实提升研究质效。
7、适时组织优秀法学论文评选活动。围绕服务生态经济、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优秀研究论文征文活动,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持,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深挖提炼有针对性、有决策参考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参与澳门百利宫:和省法学会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以适当形式表彰一批优秀作品,促进全市法学研究深入开展。
三、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8、认真组织开展“双百”活动。贯彻落实澳门百利宫:和省法学会“双百”活动要求,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策划宣讲内容,扩大“双百”活动的覆盖面和成效。会同市普法办,发挥潍坊市“法治大讲堂”作用,推动“双百”宣讲常态化。
9、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潍坊市法学会网站的维护管理,及时刊载各类研究成果和重要信息资讯,使之成为交流法学研究信息、推广学术成果的平台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多渠道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法学会工作典型的总结、提升与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学舆论环境。
10、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协同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妇联等有关部门,组织市法学专家、法律人才深入机关、企业、学校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会同市普法办,推进法治校长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学校、教师和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四、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实践
11、服务政府依法行政。积极推荐优秀法学会员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和政府智库成员,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参与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大事项法律咨询论证、风险评估等工作。做好政策解读和引导工作,推动各级政府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12、完善提升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建设。依托城乡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完善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六诊(日常“坐诊”、预约“就诊”、个性“巡诊”、电话“听诊”、定点“义诊”和集体“会诊”)模式。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深入城乡社区,参与调解、仲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培训和诉讼服务等活动,打造我市法学会参与法治建设品牌。年内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动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建设整体上水平。
13、参与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信访突出问题。发挥法学法律工作者专业性、独立性和公信力优势,全力推动“4+2”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新模式,指导基层法学会积极参与多元化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坚持依法引导、突出事要解决,继续组织律师会员参与信访接访和疑难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推动解决进京非访问题。
五、进一步提升法学会员队伍履职能力
14、建立会员联络制度。加强会员特别是团体会员的发展管理服务联络工作,进一步壮大法学会力量。在全市政法系统建立联络站和联络员的基础上,注重在教育、国土、规划、食品安全、交通、计生、安监、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系点,设立联络员。通过季度工作例会、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沟通情况、交流工作、强化指导、做好服务,扩大法学会的联系面、覆盖面,努力增强法学会的吸引力、凝聚力。
15、抓好会员培训工作。积极组织会员参加澳门百利宫:和省法学会举办的法学论坛和各类培训班。推动市法学会专业研究会挂靠单位与相关院校合作建立法学、法律工作者培训基地,定期选送法学理论骨干受训,组织学习考察。积极融入省法学会“中日韩法律研究中心”和“中日韩高端法律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对外法学交流工作。
六、不断加强法学会机关自身建设
16、进一步加强市法学会机关自身建设。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勤奋型机关。
17、着力提升法学会工作整体水平。适时召开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会。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市法学会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建立符合群团机关的工作机制和各项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法学会机关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