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08 来源:江苏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att2014
近日,为切实提高群众对信息网络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连云港市法学会组织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志愿者开展预防信息网络诈骗法治宣传活动。
一是在农贸市场、新春招聘会、集市、车站等农民工集中地,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现场答疑解惑。发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预防通讯网络诈骗法律知识》等法律资料,提高他们预防通讯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谨防伪基站群发短信、虚假网上兼职等招工用工方面的诈骗信息,从源头上预防犯罪、减少案件发生。
二是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村居行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巡演、“以案释法”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演出,进农村、进工地、进集市等场所,大力宣传冒充购物平台商家或客服发布虚假低价销售商品信息、盗用冒用QQ、“猜猜我是谁”电话诈骗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通讯网络诈骗类型,以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寓教于乐,帮助广大群众了解作案手段和手法,提高识骗、防骗、拒骗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发动街道、社区、企业利用闲暇时间,依托法宣中心、法治广场、法治学校等普法阵地,组织观看通讯网络诈骗题材的法治节目,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在宣传橱窗、公告栏张贴防范宣传海报,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防范宣传视频。
四是联合法律援助、律师开展法律服务大走访活动,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宣传法律援助常识,解答群众法律问题,让群众了解受骗后的法律救济渠道和方法,引导广大群众规范运用通讯网络、依法维护自身权益。